“可以带着房子飞的气球,里面的物质是什么呢?”“老师,我知道,是氢气!”日前,广州市黄埔区怡园小学三年级(12)班的学生走进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(广州)有限公司,了解氢气的相关知识,动手完成氢能发电驱动小汽车等小实验。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,比拼“谁的小车走得远”,学习热情高涨。
近年来,怡园小学着力开展科学教育,注重跨学科的课程整合,开展项目式学习,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学校还通过拓展校企合作、加强馆校合作等方式创新科学教育,让学生拓宽视野,体验前沿科技发展。
怡园小学在六个年级开设科学、信息科技和人工智能课程,建立完备的科学教育体系。学校还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现代科技发展趋势,开设了中药植物种植、机器人编程、航天小创客等选修课程,使课程设置多元化。
怡园小学积极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,为课程开展“保驾护航”。学校建设虚拟实验室、vr课堂等,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。“学校在每个校区都建有人工智能科创室,每个年级都能上人工智能课。”怡园小学科学课程负责人郭万利说。
结合科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,怡园小学引入跨学科项目式学习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,运用所学知识,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。在英语三年级上册《i have a ship》的课程中,教材上有一项作业,要求学生制作一个游戏转盘。结合学生在人工智能课上学到的知识,英语学科的教师设计了一个跨学科作业——让学生在人工智能教学平台上制作一个科学大转盘的程序。当指针指到哪个物件,学生就需要去练习对应的英语单词和句子。在这个过程中,学生将自己的人工智能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,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,激发对英语学习的热情。
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索能力。怡园小学科学教师林光荣说:“在学生探究项目的过程中,作为老师,我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,但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自主思考,从实验中得出自己的结论。”比如在“科学种植”项目中,当学生碰到困难时,教师不是直接给出解决方法,而是鼓励学生思考问题、查阅资料,独立解决实际问题。
“我之前总是不能控制给作物浇水的量,很少能成功养活作物。后来通过翻阅书籍等方式,学会把握每次浇水的量,终于让作物生长起来。”参与该项目的五年级(1)班学生黄紫妍分享她种植时的体验。
在课程之外,怡园小学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,如科技节、创意比赛、科学讲座等。每年一度的科技节在五月份举行,学生们支起帐篷,在摊位展出自己的创新成果,有制成标本的中药制剂、别出新意的电梯防夹装置等。
怡园小学地处广州市黄埔区,区域内有着众多科技企业和科研场所。在学校举办的科技节上,就设置了科技企业的摊位。无人机、无人驾驶汽车等先进科技产品相继亮相,令学生们大饱眼福。“学校对接科技企业、科技场馆等社会力量,探索校企合作、馆校合作的多种模式,丰富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认知。”郭万利说。
专家教授、科普志愿者等走进怡园小学的课堂,带领学生遨游科学的海洋,拓宽科学视野,启迪科学思想。中国宇航学会客座教授朱林崎来到怡园小学,为学生们带来了精彩有趣的太空实验科普讲座——《水熊虫、抗癌药……太空实验想不到》。来自腾讯、华南理工大学的科普人员,在怡园小学开展科普课堂,指导学生开发、制作微信小程序。
在“引进来”之余,怡园小学也积极引领学生们“走出去”,实地探访科研院所、科技场馆和科技企业,身临其境感受科技魅力。学生们在广州市南粤航空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,提高对航天科技的实践认知;在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,了解纳米材料的神奇之处……学校充分利用校外的科技资源,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物展示和实地体验机会,使得理论和实践相互补充,深入开展科学教育。
多措并举下,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。据不完全统计,近一年来,怡园小学的学生获得30多个市级科技类竞赛奖项。(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通讯员 林华婷 记者 刘盾)
作者:林华婷 刘盾
凯发备用官网的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